第228章 以郭襄为主角的番外篇(第1/2 页)
安忆自己也非常偏爱郭襄这个角色,所以她还给郭襄画了一个番外篇,正好它可以用来承接射雕三部曲中的第三部《倚天屠龙记》……
由于这个番外篇完全是以郭襄作为主角,基本上都是她的原创,并没有金庸作为原作者。于是可以想象,她那独特的文艺向的风格,又在这个短篇番外之中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这个以郭襄为第一主视角的番外篇,着重刻画的,还是她对杨过那无法割舍的爱,从天涯思君不可忘,到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,以及创建峨嵋派的大略过程。
在这个番外之中,何足道与张君宝这两个会出现在《倚天屠龙记》中的著名人物,也出场了。
番外篇的内容是这样的——
柳絮桃花,自在飞莺,恰恰马蹄,浅草闲人,去到江南赶上春;
关外飞雪,天高云远,银树寒霜,红炉沽酒,漠北塞外有豪情。
人们总是说,江湖儿女,处处是家。我走遍天涯,寻寻觅觅,只是希望,能够得到一点他的讯息。
心头其实早已千遍万遍想过:便是寻到他,却又如何?还不是重添相思,徒增烦恼?他所以悄然远去,也还不是为了我好?
但明知那是镜花水月一场空,我却又不能不想,不能不找。
从来都知道,只要我还爱着像他那样的人,我就还仰望着高贵而完美的灵魂;只要我还寻找着他的踪迹,我就还听从着自己心的声音。
于是,注定了要流浪四方。
喜乐无忧,如花的韶华,总是有一些故事的:
当街金钗沽酒,季布无二诺。侯嬴重一言,杀狗屠鹰,燕赵遗风;
陆家庄比武招亲,鹅黄衣衫,浅浅容颜淡淡妆,一席言谈。一曲《有所思》,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还有呢……
我曾经连续三个月千里追杀一个土匪,仅仅是因为他无故砍下另一个人的手臂;
我也曾经一次将我身上无价的珠宝当掉,仅仅为了凑两千两银子给一个痴情的男子作聘礼。
因为我知道,如果他遇到这些人这些事,也会和我一样。
但是所有的这些,却令得传言中的我,化做武林中的一个神话。
都说这是昆仑三圣一生都在寻找的姑娘;武当的开山祖师,听说我出家的消息。终于也做了道士。
某些时候,那句话并没有谬误:女人因为爱她的是什么样的男人而矜贵。
所以到了很多很多年后,仍然有人遥想我当年的风采,念念难忘。
只是红颜如花,寻不到苦苦寻觅的人,便直教寂寞开放也罢。
40岁那年,在牛家村村头遇到一个说书人。
他说起一个很老的故事:说有两条鱼,生活在大海里。某日,被海水冲到一个浅浅的水沟。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生存,这就是成语“相濡以沫”的由来。
但是庄子说,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最正常最真实也最无奈的,真实的情况是,海水终于要漫上来,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。最后,他们,要相忘于江湖。
那一刻我终于真正明白,与其天涯思君,恋恋不能相舍。莫若相忘于江湖。
江湖之远之大,何处是我归依的故乡?于是,我到了峨眉,终于在那里住下,羁旅游子,毕竟会有叶落归根那一日。
古佛清灯的岁月,从那一刻开始。
那一年,在终南山上捡到一个小婴儿,吹弹可破的皮肤,娇弱的笑容。我给她取名,叫做风陵。我要把这半世武功,都化做记忆,留给风陵,留给她的后人,留给峨眉派女子。
60岁的时候,面对梳妆台,看着镜中苍老的容颜,16岁时的记忆仍然鲜明如昨:黑色沼泽,佻脱的九尾灵狐;十月廿四,城中灿烂的烟花绽放。摆弄手心三枚仍然鲜亮的金针,回想弹指而去的韶华。似这般如花美眷,逝水流年,哪搭儿闲寻遍。红了的樱桃,绿了的芭蕉,那些抛掷的流光,那些匆匆的脚步,那些曾经的等待。
一切都已经释然了吧,少女时代,那个少林寺的大师曾经吟诵的经文:“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;若离于爱者,无忧亦无怖。”,那些贪嗔爱痴,拈花微笑,终于了然于心。
只是有些事,它在心里最底里那个角落,无法忘怀,绝口不提不是因为忘记,而是铭记。
每当听到空中有鸟儿的鸣叫,我都忍不住要仰头看,然而飞得再高的鸟儿也不及那一只老迈的大鸟,再响亮的叫声,也不够那一声嘶哑的鸣叫。
远游于湖海之间,太多的名侠豪士沾沾地显示剑法,然而在我心中,再眩目的剑也比不上那把玄铁重剑,再精妙的招式,终究不过是花架子。
到了很老的时候,偶尔我还会想,当时,便我那样的懵懂不知,然而他不是不懂得的吧?
天真无邪的少女,那样的信任和爱重?
——他其实全都知道,只是既然没有办法回应,那么,便不说也罢。不见也罢,